
《聖經透析》,Elwell & Yarbrough,2013版
第47章 初期教會的世界及身份認知 (pp. 523-533)的閲讀報告
閲讀報告作者:Joy Shen
本閲讀報告記錄本人認爲比較重要的信息,分享給大家。初期教會是在一個什麽樣的社會背景下形成的?耶穌復活升天后,五旬節聖靈降臨,初期教會設立。當時這一批最早期的基督徒是整個福音歷史的種子,他們的觀點至關重要,他們的生活方式至今還影響著人類。
羅馬和平時期 |
羅馬帝國在一個皇帝統治下穩定、統一,新約時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。羅馬將軍龐貝創建了敘利亞省,其中包括加利利和猶太地區,是福音書中事件的所在地。敘利亞省省會安提亞,那裏的基督門徒開始被稱爲基督徒。
新約時代在位的羅馬皇帝有屋大維、尼祿、多米田,極度貪污腐敗,暴虐。
第一世紀的軍事和政治權力重心在羅馬,大家有共通的語言(希臘語),各地較有社會秩序,使旅行較爲安全,陸路和海路的交通網絡在不斷增添。為傳福音提供了很好的環境。
希羅世界 |
希臘化,城市建設,人們生活貧困,福音在這種情況下會吸引到樂意聼的人。希臘化帶來宗教混合主義,各種本地宗教失去它們的傳統獨特的地位。
宗教混合主義 |
外邦人和猶太人對於靈界肉眼見不到的靈體和勢力有很强的意識。玄秘法力、占星學、許多法術很流行。生活提出了難題,人們在各種宗教中尋求答案。
初期教會要回應多種哲學的影響,特別是斯多亞主義、犬儒主義和懷疑主義。
斯多亞主義强調宿命。和基督教的區別,是缺乏一位與人個別交往的神。
基督教堅持以聖經教導的生活方式,這是由基督及其他人所活出的真正道德的生活。藉著基督得著一個新的心靈,真理根植在神的創造、神的存在和自我啓示裏面。神在耶穌基督裏成爲人類的一員,打破了人和道之間無法交通的障礙,神通過耶穌和門徒把真理帶給人類。
第一世紀的哲學和宗教流行,新約的信息和本已根深蒂固的意念(各種宗教)冲撞,有時甚至是激烈的對抗。
早期基督徒 |
五旬節有3000人歸信基督。人們繼續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和會堂裏敬拜神。人們亦開始在家中聚會祈禱、敬拜、讀經和學使徒的教導。
公元49年耶路撒冷會議:神把救恩給到信祂的外邦人,無需行割禮。基督徒和猶太人到了分道揚鑣的時刻。
猶太人拒絕神所應許的拯救者耶穌。基督徒最終不屬於猶太教的任何派別。
早期基督徒如何看待自己 |
見證耶穌,而不是見證自己;不是宣講自己,而是宣講耶穌基督是主。
早期基督徒所相信的 |
早期基督徒以舊約為他們的聖經,和猶太人有共通的信念:
- 他们都相信只有一位神,祂是创造天地万物的、是圣洁的、慈愛的、公义的,真确的。
- 他们都相信神在圣经中彰显了祂自己,如此便使祂的子民知道他和他的旨意。
- 他们都相信祈祷、敬拜神和在神的同在里过有道德生活的必要性。
- 基督徒和许多犹太人都相信死后的生命,身体的复活,將來的末世,最后的审判和终极的结果——即天堂或地狱的说法。
早期基督徒相信耶穌的獨一性 |
三位一體真神
聖父是神,聖子和聖靈亦是神。聖子是在永恆裏以神的形質存在著(腓二6)。
是一位神而不是三位神,這是基督教的一個特色。
早期基督徒的信念:耶穌的死和復活是決定性的事實 |
主耶穌是為了世人的罪而死,使神的子民能因祂得救。主耶穌基督是世上唯一的救主;在祂以外,別無拯救,唯有靠信祂的名才能得救。(使四12)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,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,就必得救。(羅十9) 。
讀後感 第一世紀羅馬帝國在政治和軍事上的霸權,社會秩序穩定,這正是新約時代的開端。 希臘化文明,城市化建設,交通網絡發展促進旅游業的發展。羅馬本國文化、商業使用希臘語,羅馬帝國在語言上的一致性,促進初期教會的宣教拓展。 耶穌受死與復活之後不到兩個月,聖靈在耶路撒冷的核心成員中動工,五旬節3000人歸信基督,他們和以前絕不再一樣,成爲基督裏的新人。他們成爲大有能力的使者,把得救的信息帶給全世界(徒一8)。 基督教與各種宗教的區別,是基督教有一位與人個別交往的神。這位神關心人、愛人、且回應人的禱告。這位神掌管萬事萬物,對所有的東西都有主權。 早期基督徒(大部分是猶太人)和猶太人都以舊約聖經為信仰基礎,他們的觀點不一致的地方,是猶太人拒絕神所應許的拯救者耶穌。 啓示:主耶穌的降生,神在耶穌基督裏成爲人類的一員,把真理帶給人類。主耶穌的受死與復活,成爲人類到父那裏去的道路,相信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,上帝就稱他為兒女,賜下聖靈給他,讓他成爲天國的一員,成爲神的子民。真理根植在神的創造、神的存在和自我啓示裏面。從此,基督徒在地上傳揚福音,把得救的好消息帶給世界的人。基督徒以聖經為準則生活,成爲世界的光和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