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logan

神啓示馬丁路德人得救的奧秘—-“義人必因信得生。” —-“The righteous shall live by faith.”

igodhk

整理編輯:喜力文化 Joy Culture, Joy Shen

        箴言第2章4-5節,神給了我們一個應許:“尋找它如同尋找銀子,搜尋它好像搜尋寶藏,我們就明白怎樣敬畏耶和華,並且獲得對 神的認識。”

        我整理關於馬丁路德的文章,目的是想把馬丁路德苦苦尋找上帝長達10年以上,神啓示他關於人類得救的福音的過程重現出來,作爲主内兄弟姐妹學習的榜樣。也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箴言2章1-6節的經文。

 

馬丁路德出生、早年學業

        馬丁路德(Martin Luther,1483-1546),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發起人、宗教改革家。出生德國艾斯勒本(Eisleben)的農民之家,父親改行改爲礦工之主。家庭小康,從小學習勤勞的功課。

        馬丁路德早年學業專注於所謂的「三藝」:語法,修辭和邏輯,他受益匪淺。他對拉丁文、修辭學、邏輯學、神學、音樂的知識,都是在學生時期打下的基礎。

        1501年,17歲的路德進入德國著名大學愛爾福特大學(德語:Universität Erfurt)哲學系就學,開始的時候他在班級裡面排名很低,但他非常用功,漸漸名列前茅,於1505年取得法學碩士。學校裡的教授教導學生不要崇拜權威,要自己實證,這一點路德後來是充分發揮了。路德漸漸覺得上帝的愛和上帝的啟示對於人認識上帝更重要。

        1505年7月2日,返鄉省親,回校時,距離愛爾福特不遠,突遭暴風雨。電光閃爍,火球落在他的腳前。他受擊僕倒,跪在膝蓋上,自念死期臨到。死亡、審判、永遠的嚴肅,傳喚他,他聽見了一個呼召,無法再抗拒。當他被死亡的憂急和恐怖圍繞之時,他立誓說,神若拯救他,脫離這個危險,他就撇下世界,專心事奉神。

 

馬丁路德在修道院修行

        1505年8月17日,馬丁路德21嵗,放棄了法律博士的學習。他獨自在深夜叩響奧古斯丁派(Augustinism)修道院之門。他進入修道院修道,过着非常严谨的苦修生活。馬丁路德渴慕聖潔,如同昔日愛慕知識一般。他后来回忆那一段時光,他说,“如果一个修士能够单单凭他的苦修进入天堂的话,那非我莫属。”他的意思就是说他真的是很苦。他虽然在修道院里的生活已经活得非常圣洁,甚至可以说是无可指责,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罪恶很深。

        路德非常殷勤地尋找上帝,卻完全想不到他愈努力尋找,神離他愈遠,有的時候還好像對他非常恨惡的樣子,那是馬丁路德靈性最黑暗的時候。


馬丁路德祈求得救的轉折點——獲得一本《聖經》

        罪惡感沉重壓在他心上。修會的教區長約翰·馮·施陶皮茨(1460-1524)告訴他:「真正的懊悔,不以懼怕上帝刑罰為起點,乃以上帝的愛為起點。」 

        約翰·馮·施陶皮茨送给他一部拉丁文的《圣经》,劝他停止苦修,好好地去研读《圣经》。而在此之前,馬丁路德对基督教的认识就是以苦修来增加自己的善行而祈求得救。

 

馬丁路德非常精心地研读圣经

        路德經歷的修道院生活沒有帶來真正的心靈平安。他離開了修道院,从此开始非常精心地研读圣经。

        1508年,路德被派到威登堡任大學教師。1509年,在威登堡大學獲神學的聖經學士,且被派回愛爾福特大學,在那兒學習及講授《四部語錄》,並獲神學的修辭學碩士。他還學習了古希臘文和希伯來文。

        1510年,路德去了羅馬。在那裡,看到教職員的奢侈和敗壞生活,使他震驚;他真誠苦行的心志,受到了搖動。施陶皮茨對路德一生的影響力很大。他是當地奧古斯丁修道院的教區長,是路德的教師,良友,和支持者。在他的勸促之下,路德繼續讀神學博士,並且於1512年,完成學位,成為威登堡大學的聖經教授;後來接替施陶皮茨為主任教授,一生事奉,直到他離世前不久。

        路德因著教書的需要,他深入研究創世記(1512)、詩篇(1513)、羅馬書(1515)和加拉太書(1516)。

        他說,“…我竭力在聖保羅那裡尋找答案,渴望明了他的真意。我日夜苦思,才領悟《聖經》的真諦。上帝的義如經上所記,是這樣啟示的,‘義人必因信得生’”。

 

馬丁路德得到上帝的啓示

        1512年年底,路德他在讀《羅馬書》1章17節「義人必因信而生」時,心靈經歷極大的沖擊,他心中的重擔全然放下,因為他明白自己不可能靠努力行善而賺取救恩。上帝親自告訴他:「人得救非藉善行,乃藉信心。」他信靠上帝,經歷到救恩的奇妙!

        羅馬書1章17節:因 為 神 的 義 正 在 這 福 音 上 顯 明 出 來 ; 這 義 是 本 於 信 , 以 致 於 信 。 如 經 上 所 記 : 義 人 必 因 信 得 生 。

        1513年-1515年,在他講授《詩篇》的時期,已經確認人的得救,是與上帝發生了新生命的關係,罪得到上帝的赦免,而不在乎人所行的任何善功。

1515-1516年(31-32歲)他講授羅馬書時,知道了對上帝的信心乃是上帝所賜的,人因信靠耶穌基督,罪就得上帝赦免,並得到祂所賜的救恩,這就是福音「好消息」,這福音「能使人心充滿平安、喜樂及對於上帝絕對的依靠。」

馬丁路德長達十年以上尋找上帝的經歷,讓他發現了《聖經》是上帝啟示的唯一來源。

        馬丁路德的信仰生活從此脫胎換骨,勇往直前,奔向恩典的深處。

        公元1517年10月31日,馬丁路德在威登堡大學教堂的門上貼了大字報《九十五條論綱》(德語:95 Thesen),揭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。

 

馬丁路德的價值和貢獻

        馬丁路德找到了人類從黑暗進入光明的奧秘 :“義人必因信得生。”
        馬丁路德從聖經確立了三個唯獨:唯獨聖經,唯獨恩典,唯獨信心。
        馬丁路德從聖經發現了信徒皆爲祭司,信徒可以爲自己、為他人來向上帝表明心機,而且都應該加入教會生活,參與其中的侍奉,沒有一人可以自外于教會的恩典之外。

        上帝興起馬丁路德,來復興祂的教會,把霛性的國度從黑暗邪惡的勢力之下解放出來,重新進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,回歸社會,回歸世界,使人可以因信他所發現的福音,可以進入光明的國度,過自由光明快樂的生活。這是這位偉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,是近代與將來的世界最有價值的貢獻。

        希望我們藉著聖靈的幫助,研讀聖經,實踐聖經,來侍奉我們的神 耶和華—-我們的上帝。

 

引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1.《教會復興史》楊東川牧師著

        2. 拾 珍 季刊 《拾 珍 集 8》 https://www.found-treasure.org/

        3.《馬丁路德》 http://www.christianstudy.com/

  4. 《宗教改革的鬥士馬丁·路德第三節 鐘樓得道之二》 https://www.rfi.fr/歐洲思想文化長廊

  5. 維基百科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馬丁·路德